黃河流域介紹
黃河全程5,464公里,為中國第二大河,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起源于青海-西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流域面積752,000平方公里,養育人口1.26億人,占全國人口11.5%。黃河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勢、氣候等環境特徵。上游規劃自源頭至內蒙古的河口鎮,高程由海拔4,500 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積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之半。自甘肅省蘭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東,流域內地勢崎嶇,平地稀少,每年雨量處於 300-600毫米之間。雖然雨量並不豐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為黃河水資源主要供應區。自蘭州以下,河道轉往北方,進入沙漠地區,雨量略減,流域面積也小,但途經青銅峽(寧夏)灌區和巴盟黃河(河套)灌區,這兩地區的用水量極大。以黃河平均年流量581億立方米計算,上游自蘭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為323億立方米,而採用量不過是18億立方米,可是自蘭州至河口鎮地段,流入量為6億立方米,而採用量占103立方米,是為黃河得益最大地區,也是從水資源考慮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黃河中游設於河口鎮至河南省的花園口之間,流域面積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經黃土高原,流域氣候乾旱,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為黃河流域的主要產沙區,每年產沙十多億噸,詳細情況下面再敘。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為汾河與渭河,兩流域的氣候與雨量都算優惠,自古以來農業發達,人口稠密文明昌盛,為古代中華文化與經濟的發源地,贏得“中華文化搖籃”之稱。
中游地區每年流入黃河水量有247億立方米,而採用量不過是62億立方米,該是“供超於求”的水資源區,但是它是產沙區,流入黃河泥沙很多,大部分水資源浪費于輸沙出海的負擔上。估計每年輸沙用水需要200-240億立方米,是目前黃河年出海流量323億立方米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占地極小,只擁有兩岸大堤以內的灘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兩旁地區人口密集,農業發達,對河水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年流入量為21億立方米,而採用量達88億立方米。隨著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對水源供應的要求不斷增加,黃河水資源不勝負擔,如用水方法不作有效調整,預測在2000年黃河流域將每年缺水160億立方米。
黃河下游水患頻繁,近兩百年來,破壞巨大的洪水災害就有三次。1843 年黃河遇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于開封地段決堤,黃河因此改道,由以往從泰山南路出海河道(所謂“明清故道”)改從泰山北路入渤海灣,成為現有河道。之後於1933年,大堤延線54處出險,淹沒田地11,000平方公里,使三百多萬人流離失所。兩年後,大堤又於山東決口,淹沒田地12,000平方公里,受難災民又達三百萬人。
決堤災難
今世紀黃河下游的最大洪峰出現於1958 年(為60年一遇洪水級),事後雖然兩岸大堤安然無恙,但是大堤以內的灘地淹沒面積很廣,損失頗大。之後,在北金堤和東平湖兩地建成分洪區,以防再次洪水侵襲。可是自六十年代以來,黃河流量偏低,幸運地渡過數次洪峰期,只是有警但無險,漸漸人們對洪水的警惕性消減,又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黃河水資源短缺的壓力突出,把治河重點引渡至開發水資源上,而減少對防洪措施的投入。
黃河下游在近十餘年枯水期間,因河道乾涸,河水輸沙力弱,河床淤積現象不斷加劇,為以後洪水期埋下隱患。近年來雖然每年洪峰流量不大,但水位之高,年年創新記錄,表明下游泄洪能力已不如往年。在六十年代建成的三門峽水庫,現已淤滿,不能承擔防洪作用,於是目前又在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地點再建大壩,以此保証近二、三十年內下游兩岸廣大地區的安全。但這項工程雖然耗費極大,也只能為下游爭取二十餘年的安瀾局面,不能改變黃河危害的根本問題。
黃河流域(包括下游兩岸)的人口集中於中游和下游地段,估計於2000 年,流域人口將由八十年代的1.26億人增至1.46億人。如果人均每年糧食需求量為400公斤,每年糧食供應將超過5800萬噸,糧食的供應和分配將為今後政策的主要考慮。目前投入農業的勞動力有4400萬人,占總勞動力的80%,男女各半,但估計30-40%的勞動力是未得充分利用的。
農村貧困是個普遍現象。雖然下游各地農產最佳,但平均人產糧食不過是每年400 公斤,只能滿足自給需求量﹔中、上游地段就降低至300公斤,所以黃河流域長期來需要輸入糧食,處於受政府救濟的區域。比如說,近年來國家每年對西北地區調入救濟糧食250萬噸,相當於進口糧食的四分之一,為數極大。西北地區站在一個生產落後的位置上,在經濟開發上也就不能得到它應有的重視。在這裏我們提出一些方案是以低投資的方法來觸發地區的經濟潛力,改變黃河流域的落後面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