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大禹生平簡介

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第九玄孫 。黃帝軒轅氏為有熊氏,顓頊為高陽氏,帝嚳為高辛氏,帝堯為陶唐氏,帝舜為有虞氏。

早期生活

以黃帝軒轅氏到禹,共五世:禹的父親鯀 ,鯀的父親叫顓頊,顓頊的父親叫昌意。禹的父親鯀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母親為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即中岳嵩山)。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

處理洪水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八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帝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帝夏禹王之子啟是夏朝的繼位天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間,禹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名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與塗山氏女嬌有兩個兒子啟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傳遍各地、人們聽了都深受感動,更增強治水信心。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即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諸侯的擁戴下,五十三歲的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啟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影響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帝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中國皇室歷史沿革發展。

大禹起源

分別有西戎說和東夷說。隨著一些考古活動如喇家遺址的發現,西戎說漸佔上風。實則,禹的父親鯀已為堯臣,故為文明中原之人,而戎夷之說實屬不合事理之談。

疑古風氣

* 近代疑古之風一度盛行,有個別學者質疑是否存在禹這個人。顧頡剛更考證出禹是一條蟲,這種論調在當時受到史學傢柳翼謀等人的指誤。

* 西方啟蒙運動時期,由於與中國已有了通過傳教士等方面的交往,西方學界一度曾將大禹治水的事跡跟諾亞方舟時期的世界性大洪水聯繫起來,並得出跟西方基督教《聖經》故事不同的研究結論,這種疑古的做法間接動搖了基督教教會的神權基礎。

* 中國歷史學者紀連海於電視台上宣稱「三過家門不入」的大禹因與女子瑤姬在治水過程中相戀。紀連海認為,瑤姬將傳說中寫有治水妙法的「紅寶書(丹玉之書)」作為定情物獻給大禹,以確認大禹是在當時的「走婚」(即丈夫不需與妻子共居)習俗下,已成為她的丈夫。而大禹則編造出「巫山神女瑤姬」協助自己治水的故事以矇騙故鄉的髮妻,因此羞於面對妻子,故曾三過家門不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長謝興鵬痛斥此為無稽之談,其表示瑤姬為傳說中王母娘娘的女兒,屬於「神」,故無法與身為「人類」的大禹相戀。謝興鵬並要求立即停播該集節目。這種隨意編造故事、嘩眾沽名之風,只因辱沒了華夏先聖,才受到輿論的譴責,也可見此時文風、學風之浮躁不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