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井田制
當然,「井田」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實際上它的土地分配形狀不可能像孟子說的那麼方整劃一。不過,孟子所指出的「公田」與「私田」之分,確實是井田制的一個本質性的特徵,由此便相應地產生了井田制下特定的賦稅力役形式,孟子稱之為「助」。助又稱藉。「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謂也。」,因此,井田制又被稱為藉田制。「同養公田」就是最早出現的土地稅形式,國家從公田上所得的農產品就是稅物。也就是說,勞動者在公田上應役也就是納稅。所以漢人許慎在說文中將「藉」字逕釋為「稅」是有道理的。
自西周末年以來,由於鐵農具和犁耕的逐漸推廣,個體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的農業稅形式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出現了「民不肯盡力於公田」的現象。結果放眼望去,公田到處雜草叢生,生產效益明顯下降。這大大減少了政權王國的財政收入,也嚴重損害了各級貴族的經濟利益。貴族們不得不放棄「借民力以治公田」的剝削方式,另尋途徑,周宣王即位後「不藉千畝」(不舉行藉田儀式)界是一個明顯的轉變信號。
春秋戰國時期,以個體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制度先後在各國確立。這從當時政治家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可以得到反映。例如孟子在勸說齊宣王施行仁政時,就要宣王以扶植個體小農經濟為跟本措施,並且對小農家庭的農副業生產規模與溫飽的關係作了描述,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無飢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又如魏國在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進行變法,李悝為了宣傳他的改革主張,為個體小農田收入以及納稅、衣食等各項開支算了一筆帳,指出: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栗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栗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拾。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為與此。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勸耕之心。 (《漢書‧食貨志上》)
總之,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的廣泛出現,是春秋戰國以來以私人占有土地為徵稅對象、按畝計徵實物的土地稅得以確立。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伊尹書
序
《伊尹書》一卷,商伊摯撰。《史記.殷本記》云:「伊尹名阿衡,欲干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說湯,致干王道。」案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初力牧之後曰:「伊摯耕於有莘氏之野」是伊尹名摯也。詩商頌長發鄭康成箋「阿倚也,衡平也,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是阿衡乃伊尹官號非名也。孟子辨伊尹割烹要湯之事,云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云湯使人以幣聘之;云湯三使往聘之,出處詳明。如此何史遷誤信戰國游士之談,而以為媵臣負鼎俎重誣之也。《漢書.藝文志.道家.伊尹五十一篇》注:「湯相」,又《小說家.伊尹說二十七篇》注其語淺薄,似依託也。隋唐志均不著錄,佚已久。茲從《逸周書》、《呂氏春秋》、《齊民要術》、《劉向七略別錄》、《說苑》、《尸子》等書輯得十一篇,其有篇目可考者五篇,餘俱收入雜篇,錄為一帙。四方令、區田法及論公卿大夫列士體國經野,與周公規模不異。本味一篇,要即鹽梅和羹之旨,而以奇偉之筆出之,不知者遂以割烹傅會,而有庖人酒保之枝辭也。至於九主之名及阻識貢之策,與戰國術士語近,殆所謂依託者乎?今亦不能區分,統裒一編,依班志入道家云。歷城馬國翰竹吾甫。
四方令(逸周書曰:「伊尹朝獻商書不,周書錄中以事類來附。」)
湯問伊尹曰:「諸侯來獻,或無馬牛之所生,而獻遠方之物事,實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勢所有獻之,必易得而不貴,其為四方獻令。」伊尹受命。於是為四方令曰: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九夷、十蠻、越漚、鬋文身,請令以魚皮之鞞、●魚則之醬、鮫瞂、利劍為獻。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菌,請令以珠璣、王毒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正南昆侖、狗國、鬼親、枳已、闟耳、貫胸、雕題、離丘、漆齒,請令以丹青、白旄、紕罽、江歷、龍角、神龜為獻。正北空同、大夏、莎車、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樓煩、月氏、孅犁、其龍、東胡,請令以橐駝、白玉、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湯曰:「善。」(《逸周書.王會解》)
本味
湯得伊尹,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說湯以至味,湯曰:「可對而為乎?」對曰:「君之國小,不足以具之,為天子然後可具。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羶,臭惡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羶,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集韻》入聲十九鐸鑊嚄注引伊尹曰:甘而不食肙,肥而不鑊),酸而不酷(顧野王玉篇目部口樂字注引伊尹曰:酸而不口樂),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月侯。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雋觾之翠,述蕩之掔,旄象之約。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鳳之丸,沃民所食。魚之美者:洞庭之鱄,東海之鮞。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常從西海夜飛,游於東海。菜之美者:崑崙之蘋,壽木之華。指姑之東,中容之國,有赤木玄木之葉焉。餘瞀之南,南極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陽華之芸。雲夢之芹。具區之菁。浸淵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陽樸之薑,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鱣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飯之美者:元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南海之秬(許慎《說文解字》禾部秏字注引伊尹曰:飯之美者,元山之禾,南海之秏。《集韻》去聲三十七號秏字注同。)。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崑崙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白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實;常山之北,投淵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甘櫨焉(《史記.司馬相如傳》司馬貞索隱應邵曰:伊尹書云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盧橘夏熟。);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漢上石耳。所以致之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非先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彊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則至味具。故審近所以知遠也,成己所以成人也。聖人之道要矣,豈越越多業哉!」(《呂氏春秋.本味篇》)
先己
湯問於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將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此之謂真人。昔者先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響者不於響於聲,善影者不於影於形,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呂氏春秋.先己篇》)
九主
伊尹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史記.殷本記》),九主者有:法君、專君、授君、勞君、等君、寄君、破君、國君、三歲社君,凡九品,圖畫其形。(劉向《七略別錄》)
區田
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邱城上,皆可為區田。區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凡區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橫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間分為十四道,以通行人,道廣一尺五寸;町皆廣一尺五寸,長四丈八尺。尺直橫鑿町為溝,溝一尺,深亦一尺。積穰於溝間,相去亦一尺。嘗悉以一尺地積穰,不相受,令宏作二尺地以積穰。種禾、黍於溝間,夾溝為兩行,去溝兩邊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旁行相去亦五寸。一溝容四十四株。一畝合萬五千七百五十株。種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過一寸,亦不可令減一寸。凡區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溝容五十二株。一畝凡四萬五千五百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凡區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一寸。一溝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八十株。區種荏,令相去三尺。胡麻,相去一尺。區種,天旱常溉之,一畝常收百斛。上農夫區,方深各六寸,間相九寸。一畝三千七百區。一日作千區。區種粟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畝用種二升。秋收,區別三升粟,畝收百斛。丁男長女治十畝。十畝收千石。歲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中農夫區,方七寸(齊民要術引作九寸,據後漢書注改),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用種一升。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區。下農夫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五百六十七區。用種六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區。區中草生,茇之。區間草,以〔鏟鏟〕之,若以鋤鋤。苗長不能耘之者,以●鎌比地刈其草矣。」(賈思協《齊民要術》卷一,引氾勝之述伊尹區田;《後漢書.劉般傳》章懷太子注,引上農區田以下;《文選》卷五十三嵇叔夜《養生論》李善注,引上農區田至得百斛,文句皆小異。)
雜篇(凡佚文無篇目可考者,統錄於後)
湯問伊尹曰:「壽可為邪?」伊尹曰:「王欲之則可為,弗欲則不可為也。」(《尸子》)
有殷之時,穀生湯之廷,三日而大拱。湯問伊尹曰:「何物也?」對曰:「穀樹也。」湯問:「何為而生於此?」伊尹曰:「穀之出澤,野物也,今生天子之庭,殆不吉也。」湯曰:「奈何?」伊尹曰:「臣聞:妖者,禍之先;祥者,福之先。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臻」湯乃齋戒靜處,夙興夜寐,弔死問疾,救過賑窮,七日而穀亡,妖孽不見,國家昌。(《韓詩外傳》卷三)
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對曰:「昔者堯見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以成功舉之。夫三君之舉賢,皆異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況無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故君使臣自貢其能,則萬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選賢?夫王者得賢材以自輔,然後治也,雖有堯舜之明,而股肱不備,則主恩不流,化澤不行,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設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祿,賢者進以顯榮,罷者退而勞力,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慝,百官能治,臣下樂職,恩流群生,潤澤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劉向《說苑.君道篇》)
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伊尹對曰:「三公者,知通於大道,應變而不窮,辯於萬物之情,通於天道者也;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也。九卿者,不失四時通於溝渠,修隄防,樹五穀,通於地理者也;能通不能通,能利不能利,如此者舉以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於德也。大夫者,出入與民同眾,取去與民同利,通於人事,行猶舉繩,不傷於言,言之於世,不害於身,通於關梁,實於府庫,如是者舉以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仁也。列士者,知義而不失其心,事功而不獨專其賞,忠政強諫而無有姦詐,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舉以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於義也。故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凡此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湯曰:「何謂臣而不臣?」伊尹對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臣而不名,諸兄、臣而不名,先生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說苑.臣術篇》)
湯問伊尹曰:「古者所以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者,何?」伊尹對曰:「三公者,所以參王事也;九卿者,所以參三公也;大夫者,所以參九卿也;列士者,所以參大夫也。故參而有參,是謂事宗;事宗不失,外內若一。」
(同上)
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湯乃謝罪請服,後入貢職。明年,又不供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
(《說苑.權謀篇》)
全上古三代文
伊訓
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於先王,誕資有牧方明。(《漢書.律曆志》引《伊訓》)
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毫。(《孟子》)
載孚在毫。(《堯典》疏云。鄭注《典寶》引《伊訓》)
征自三屆。(同上)
從諫而不拂,微諫而不倦,為上則明,為下則遜。(《荀子.臣道》引《書》。楊倞云:「《書.伊訓》也。」)
伊尹
商 伊尹
名摯,是有莘氏在桑樹林拾到的棄兒,因其養母住在伊水邊上,所以以水為氏。雖然伊尹身材短小,面龐不出眾,但足智多謀,聰明異常,志向遠大,當時夏王桀暴虐殘忍,濫用民力,魚肉百姓,田地荒蕪,民不聊生 。伊尹看出夏朝氣數已盡,於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調手藝,接近商湯勸他高舉義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想進攻夏桀。伊尹建議商湯停止向夏桀進貢,看夏桀如何動作,以探測夏桀的實力。夏桀果然非常憤怒,徵調九夷的兵力,要來伐商。伊尹當即勸商湯說﹕夏桀還能調動兵力,我們伐他的時機還未成熟。於是,商湯又向夏桀進貢。當伊尹看到時機成熟時,又一次停止向夏桀進貢,但因為夏桀的暴行,這次,他未能調動軍隊了,於是伊尹就向商湯建議起兵。
商湯很快就打敗了夏桀的軍隊,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諸侯一舉擁戴賢德的商湯為「天子」建立「商朝」。
商湯和伊尹緊密合作,勵精圖治,愛護百姓。受到百姓的愛戴。商湯逝世後,伊尹輔佐他的後代,直至商湯的孫子太甲為商王時,太甲暴虐亂德。三年以後,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宮,親自攝政,接受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後,悔過自責,改惡從善,於是伊尹把太甲接出來,還政給他,自己告老還鄉,太甲返位後,發揚商湯的德政,勤儉愛民,史諸侯歸附,社會安寧。
伊尹逝世後,帝沃丁(太甲的兒子)以天子之禮葬之。
成湯王求雨
成湯王求雨
成湯王是什麼人呢?他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王,是商朝的開國君主,而且是一位愛民如子的賢王,是他率領軍隊把夏朝的最後一代暴君夏桀王推翻了。
從那以後人民都過上了安定的好生活。但是過了不長時間遇上了旱災,很久很久也不下雨,簡直就是百年不遇的大旱,田裡寸草不生,人們沒有吃 的,只能以樹皮草根充飢。 江,河,湖泊裡的水都漸漸減少到見底了,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著,好像都快把河床上的石頭曬化了。可當時人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聚集在一起,排著長隊,整日 整夜,敲鑼打鼓,舉行儀式祭祀上天,想感動上蒼。
可是七年過去了,還是沒有看到一點雨的影子。當時成湯王眼看著叫苦連天的人們,內心十分著急,並充滿悲傷和憐憫,可他毫無辦法,只好擴大求雨隊伍,派更多的人去求雨,但還是無濟於事,天上還是沒有一點下雨的意思。
一天,朝廷裡一位算命的官,叫做卜官,他給求雨的事算了一卦,馬上報告給成湯王說:“求雨必須要人命祭天,才有下雨的希望。”也就是說要犧 牲人的生命去祭天,成湯王聽了以後眉頭微微一皺說道:“求雨本是救萬民於乾旱的災難中,如果還要為這件事而殺人,那豈不是天大的罪過?”他不同意這種做 法。但他實在是想不出其他辦法來,就嘆了口氣說:“如果一定要用人來作犧牲,那就讓我來吧。”於是他決心犧牲自己為民眾求雨。
舉行求雨儀式的那一天終到來了。只見湯王穿了一件白色的粗布衣服,披散著頭髮,身上捆著一條白色的引火繩。坐在一輛白色的車中,由兩匹白馬 拉著,朝著莊嚴的神社桑林走去,同行的人們抬著三足鼎,扛著旗幟,吹奏著哀傷婉轉的音樂走在前頭,湯王的馬車就慢悠悠地緊隨其後,一路上由祭師們大聲背誦 著求雨儀式專用的祈禱文,那種景象真是十分淒涼。不多久就來到了桑林,這裡是一個只有盛大祭典儀式才能啟用的神社。湯王一行人到那裡時,早已是人山人海。 祭壇前面早就堆起了一堆柴禾,祭壇的中貸燒著熊熊的烈火,幾個祭師正在做著祈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時辰一到,湯王便由幾位祭師扶著,默默地下了馬車走向神壇。他在壇前跪下,虔誠地向神祈求起來:“我是王,是萬民之首,所有的罪過都應該由 我來承擔,請神不要降罪給萬民……”這時,主持求雨儀式的大祭師走過來,從袖袍裡拿出一把剪刀,很利索地剪下了湯王的頭髮又剪下了他長長的指甲,一起放到 祭壇裡焚燒掉了。
然後由兩位祭師攙扶著湯王,讓他登上那高高的柴堆。湯王微微低著頭,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而是很嚴肅地站在那裡,專等那一時刻到來,就由祭師點燃堆在他四周的柴禾。
這是多麼悲慘的景象啊: 頭頂上火紅的太陽,哄烤著大地,周圍沒有一絲雲彩,只有一點點微風輕輕飄過湯王的臉旁,成千上萬的白姓擁擠在桑林周圍,每一個人都為他們敬愛的賢王捏一把 冷汗。時辰終於到了,淒厲的號角聲響在人們的耳旁,揪著人們的心。祭師們已經從祭盆中點燃了火把,在柴堆周圍跳舞了,只等大祭師一聲令下所有柴堆就要燃燒 起來了。
終於祭師們放下了手中的火把。頓時,火舌卷著火苗,瘋了一樣直竄上柴堆,遠遠望去幾股熊熊的火燄包圍住了那位站在柴堆高處汗流如雨的湯王,那捆在身上的白色引火繩都快要燃著了。
就在這緊急關頭,突然發生了奇蹟: 一陣狂風挾著大片烏雲,匆匆從東北方向滾滾而來, 一下就布滿了剛剛還是豔陽高照的天空。
緊接著黃豆大的雨點就密密碼碼地下了起來,隨後天空又是閃電雷鳴,雨越下越大。長久以來渴望下雨的人們高興得簡直都瘋狂了,他們爭相在雨中跳躍著,歡呼著,仰起脖子盡力地張嘴接著雨水,滋潤著長久以來發幹,發燥的喉嚨,甚至用手掌接著雨水拍打在自己的額頭上,表示祝賀。
這時,柴堆上的湯王也仰起頭來,向天空凝望。這麼多年來緊鎖著的眉頭終於一下子展開了,他在心底裡感謝上蒼,同時也感謝他的人民。是他那顆為解救人民的誠心感動了天神。四面八方的雲仍舊不斷地往這片土地聚攏過來。七年的大旱就這樣在這頃刻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柴堆四周的火和祭壇中的火早已被大雨淋滅了。人們在雨中唱著歡樂的歌,仍舊由幾位祭師上去把這位愛民如子,為民請命的賢王從柴堆上扶了下來。
史記--卷三 殷本紀 第三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征。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醜有夏,複歸於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台小 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舍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 罪,其奈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有眾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 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以告令師,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
桀敗於有娀之虛,桀餎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颭,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湯歸至於泰卷陶,中紵作誥。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後:『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 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後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咸有功於民, 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以令諸侯。伊尹作鹹有一德,咎單作明居。
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
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適長孫也,是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甯。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襃帝太甲,稱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 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贊言于巫鹹。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 歸之,故稱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於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書闕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複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陽甲,是為帝陽甲。帝陽甲之時,殷衰。
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 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甯,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 湯之德也。
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複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塚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 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 姓之,號曰傅說。
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祖己乃訓王曰:「唯天監下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 中絕其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嗚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繼,常祀毋禮於棄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復興。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為德,立其廟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訓。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複衰。
帝甲崩,子帝廩辛立。帝廩辛崩,弟庚丁立,是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複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 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裏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 其中。慢於鬼神。大勣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憙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 鄂侯爭之彊,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歎。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裏。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 洛西之地,以請除砲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歸西伯。西伯滋大,紂由是稍失權重。王子比干諫,弗聽。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及西伯伐饑國,滅 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 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 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複歸。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 干,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 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 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續殷後焉。
太史公曰:餘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采於書詩。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索隱述贊】簡狄吞乙,是為殷祖。玄王啟商,伊尹負俎。上開三面,下獻九主。旋師泰卷,繼相臣扈。遷囂圮耿,不常厥土。武乙無道,禍因射天。帝辛淫亂,拒諫賊賢。九侯見醢,砲格興焉。黃鉞斯杖,白旗是懸。哀哉瓊室,殷祀用遷!
商朝疆域勢力圖
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始都亳,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政治
商王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中央分设管理政务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二大机构。地方用侯、邦伯加强各地的统治,还有大批宫廷侍卫。同时商朝王室还掌握有大批武器和军队,贵族还设立了残酷的刑法和监狱。另外,还使用宗教观念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商王甚至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
经济
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可以使用多种谷类酿造酒,已经可以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由于交换的发达,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文明发达的国家,由于商王朝商业的发达,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很多,今天商人一词,源自当时周边国家对商朝国人的称谓。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农田有比较整齐的规划,农田作物种类有黎、粟、稻、麦,发明了中耕;有蚕桑经营,纺织业有所发展;商代除有六畜外,还驯养了象,畜牧业相当发达。(Urspr.d. Weizens verm.Gebiet des Goldenen Halbmonds)
科学技术
商代开始初步掌握了冶铁技术,製陶业、商业也很兴盛。商代甲骨文的发掘证明,商代的文字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天文历法比夏代进步,天象学上也有新的发现,人们发现了火星、彗星,此外还有数学和疾病的记载,音乐的成就很大,出现了专习音乐、舞蹈的乐人;雕塑是商代工奴们最突出的工艺成就。
重要人物
* 伊尹
商代的王制
商代政權由子姓王族所掌握,王族分為兩組,一組謚稱以甲乙為主,一組謚稱以丁為主,兩組互相通婚,輪流繼位執政。王位多傳於另一組的下輩,有時也傳於同組內的同輩。王位以此互傳的方式,從而在兩組之間祖孫隔代繼承。劇卜辭研究,商王室父叔舅皆稱父,子甥侄皆稱子。親堂表兄弟皆稱兄弟,所謂父死子繼,實質為舅死甥繼,王位傳於另一組。至於兄終弟及,王位保留在一組,似為特殊安排。
學者相信,商王族分為分甲乙丙丁等十個祭儀群,這些祭儀群是政治單位,也是互相通婚的單位,地位與政治力量各有高低,其中以甲乙丁三者勢力最大。十群彼此結合,歸屬兩大組,以甲乙為主的一組包括戊己,以丁為主的一組包括丙,可能也包括壬癸;庚辛不明。王位不得在同一群中相傳,必須在各群之間傳遞(傳於另一組或同組內的另一群),而且傳於同組中只能由同輩繼位,傳入另一組才能由晚一輩承繼。君主由王族/貴族會議輔政,A組領袖為王,B組領袖則為其副手,王位傳承由會議選定,中間可能涉及權力鬥爭甚至流血政變,母族的地位也可能是一有力因素。各群間互相通婚,似乎有理想的婚配組合(如辛娶壬、癸娶甲),卻不見得有嚴密的成規。
商朝歷史
商汤立国后,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在贤臣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起来。終於在鳴條之戰擊敗夏桀,建立商朝,建都於亳。商汤死后,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仲壬继位;仲壬死后,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无德被伊尹放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政。后世权臣废立皇帝称“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在成湯時,曾建都於鄭亳(地点尚存争议),到盘庚在位时,约在前1300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奴隶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成湯
成湯,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其始祖是契(xie,謝),乃契第十四代的後裔,契父為帝嚳。成湯初居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縣),在夏朝為方伯(一方諸侯之長),有權征討鄰近的諸侯。
網開三面
一天成湯外出遊獵,看見郊野四面張著羅網,張網的人祝禱說:「願從天上來的,從地下來的,從四方來的,都進入我的羅網!」成湯聽了說:「噯,這樣就把禽獸全部打光了!」於是把羅網撤去三面,讓張網的人祝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只有命該絕的,才進入我的網中。」
不久這事傳揚天下,四方諸侯,同聲讚說:「湯真是仁德到極點了,就連禽獸都受到了他的恩惠,真是一位仁民愛物,偉大至極的聖賢。」因而歸服的諸侯,達四十六國。當時夏桀暴虐,生民塗炭,成湯上應天意,下順民心,終於放逐夏桀在南巢,就在亳即位,國號為商。
「人四面張網未必網得到鳥,湯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則網到四十餘國,不僅僅是網鳥而已。」
成湯祈雨
成湯即位後,連年大旱,五穀不收,民不聊生。於是成湯沐浴齋戒,修剪頭髮、指甲,乘著白馬拉著的沒有華麗裝飾的車子,身上纏繞著白茅,作為向神祈雨的犧牲品,在桑林曠野中向神禱告,說:「我一人有罪不應該累及萬民;萬民有罪,罪在我一人。不應該由於我一人做得不好,使上帝鬼神傷百姓之命。」並在六件事情上進行自我責備說:「一、是因為我的政令有所不當還是由於我的管理不善嗎?二、人臣失職、百姓失所嗎?三、我的宮室太奢華嗎?四、我的後宮妃嬪過多,貪圖聲色,或聽用女人的話弄權亂政嗎?五、天下賄賂的風氣盛行嗎?六、由於我用人不當,使得讒佞小人得勢,毀善害能的人昌盛嗎?有這些過咎,都是我成湯才德欠缺,領導無方的關係,祈請上天降罪給我,不要因我的罪過,連累百姓……。」成湯說這些話時,非常誠懇,感動了上天,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方圓數千里便下起了大雨。
原文: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及四方來者。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慾左者左。慾右者右。慾上者上。慾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歸之者四十六國。四十國歸之。
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網其四十國,非徒網鳥也」。
即位後。大旱七年。湯禱於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言未已。大雨數千里。
(殷本紀並綱鑒)
又:《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篇》記載有成湯以身為民祈雨的故事,其文曰:「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墨子》、《荀子》、《國語》、《說苑》等書中均有記載,內容也基本相同。
妲己
妲己是有蘇氏的女兒.商紂王子辛的寵妃.
有蘇國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濟源縣.王子辛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他自幼聰明.能言善辯.當上王以後.他對外不斷用兵.對內殘酷壓迫.而且奢侈荒淫.雖然妻妾成群.還要到處去尋求美女.當時那個有蘇國對紂王不滿.紂王便下令討伐有蘇.蘇侯打不過紂王.只好獻出美人兒妲己…..
紂王看見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膚.喜歡得不得了.紂王對妲己倍加寵愛.終日帶著妲己在鹿台飲酒作歌.他對妲己更是言聽計從.
當時妲己發明了一種桃花妝.就是用各種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塗在面頰上.這種脂粉被稱之為『燕脂』.所以.中國女性使用胭脂的歷史大概自此開始.與妲己有關.
紂王為了討好妲己.在京城南面建造了長三里.高千尺.被層層亭台樓閣包圍住.裡面養了許多珍禽異獸的鹿台.還有摘星樓.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縣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蕩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天生不愛笑,但不知為甚麼.妲己聽見人的慘叫聲.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反而會發笑.殘暴的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不惜濫用酷刑.草菅人命.例如:射人.虎吃人.活開膛.炮烙等等….非常殘忍.
紂王的荒淫殘暴激起了王公大臣的不滿.可是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今酒南省淇縣南)之戰,一舉滅商.
紂王見大勢已去.絕望地登上鹿台.引火自焚.妲己也隨後上吊自殺.亦有一說妲己被周武王擄走。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
商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叫紂,是一名荒淫殘暴的國君。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供自己和寵姬妲己享樂。他還設立了各種酷刑,百般殘害群臣和百姓,使得天下離心,人們都想起來推翻他。
那 時候,商朝西面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開始強盛起來。周部落首領周文王姬昌是一位有德行的君主,人們都紛紛來投奔他。周文王看到紂的統洽非常腐敗,就打算消滅商 朝。但是,在出兵討伐紂王之前,周文王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姬發做了部落的首領,史稱周武王。武王決心繼承父親的事業,繼續發展生產,訓煉兵馬,擴充周的勢 力。
當他感到時機已經成熱的時候,就帶領五萬大軍在盟津舉行了討伐紂王的誓師大會,聯合各路諸侯大舉進攻商朝。周武王的軍 隊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離紂王的別都朝歌不遠的牧野。當時,紂王才慌忙拼湊了七十萬人馬進行抵抗。紂王的軍隊雖然人數很多,但是大半數是奴隸,他們 早已對殘暴的紂王恨之入骨,抵達戰場時他們就紛紛投降了周武王。結果,紂王被周武王打得一敗塗他,逃到朝歌城中的鹿台上自焚了。商朝滅亡了。
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建都鎬京。史稱西周。
盤庚遷都
盤庚遷都
在成湯建立商朝以後的300年中,王族內部為了爭奪王位,不斷發生內亂,都城先後搬遷了四次,再加上黃河下游地區經常發生水災,使商朝國力衰弱下來。
到 了公元前十四世紀,盤庚繼承王位做了國王。他為了改變這種不安定的局面,使商朝走出困境,決定把國都搬遷到殷,長期定居下來。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貴族們 的反對。那些貴族貪圖安逸,不願遷徙,還煽動百姓起來反對。盤庚是一個很有主見而且很能幹的君主,為了遷都,他做了大量的動員和準備工作。他勸諭貴族和百 姓們說:"我要你們搬遷,是為了安定我們的國家,這也是為了你們大家的利益。誰也不能改變我的主意。"終於,盤庚挫敗了反對勢力,把都城遷到了殷。遷都以 後,盤庚開始整頓朝政,百姓的生活亦安定下來,衰落的商朝再次興盛起來。故此,後人又把商朝叫做'殷商"或"殷朝"。
成湯滅夏
成湯滅夏
到了公元前16世紀,夏桀成為夏朝的最後一位國王。夏桀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欺壓百姓,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搞得天怒人怨。
當 時,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已經壯大起來。商部落的首領是成湯,他看到夏桀如此腐敗,就決心消滅夏朝。於是,成湯表面上服從夏桀,暗中卻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收 留背叛夏桀的部落。接著,他又找機會陸續收服了那些追隨夏桀的部落。在降伏了各部落以後,成湯就乘勢假藉上帝的旨意來動員將士,大舉進攻夏朝。成湯在鳴條 打敗了夏朝的軍隊,俘虜了夏桀,夏朝滅亡了。夏桀被流放到南巢,最後死在那裏。
成湯於是建立了商朝,建都亳。成湯解網
商朝開國始祖成湯,是位仁德的賢君,為人處事,上體天心,下順民意。
有一天出遊野外,看見獵人四面張布獵網,並向天禱告說:“從天空飛降,從地下出現,或從四方來的禽獸,都投入我的網裡。”
成湯見此情景,感嘆地說:“獵人這樣網羅捕捉,不只手段殘酷,而且鳥獸勢將絕種,違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獵網,只留一面,改祝禱詞說:“願向左的,快往左逃,願向右的,快往右逃,願上飛的,速往上飛,願不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該絕的,才入我的網中。”
觀成湯能以仁德普及禽獸,其偉大的精神,真值得永遠歌頌讚美,只因人民積習已久,難以戒除不獵,因此倡導網去三面,尚留其一,祝願命該絕的。才入網中,以此方便教化世人,不可殘殺物命,以減少罪業,用心良苦,確是一位仁民愛物的偉大賢君。
"商"氏
一、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二:
1、出於子姓,是商王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唐堯封帝嚳之子契於此,傳十四世至成湯,滅夏而有天下,以商為國號,後商被滅于周,子孫以國為氏。”相傳上古時,帝嚳妃子名簡狄,誤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長大後,被帝舜任命為司徒,教化民眾。後來,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陝西省商縣)邑。但他卻被賜姓為“子”。直到契的十四代孫湯滅了夏朗,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王孫貴族才開始以國名為姓氏,稱為商氏。而商最終為周所滅後,商姓方從貴族之姓轉為庶姓的。
2、出於姬姓,為春秋時衛國公孫鞅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姓纂》載:“秦有衛鞅,受封于商,子孫氏焉。”春秋戰國時期,衛國的公孫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國變法圖強,有功而被封為商(或上)君,所以又稱為商鞅,史稱“商鞅變法”。他的後代就有以封地為姓氏,稱為商氏。
得 姓始祖:子契。商姓出自成湯,可追溯到上古的帝嚳高辛氏。唐堯廣封諸侯,其中一位兄弟叫作契,被封在陝西省商縣一帶,號為商國。契的子孫傳到了第十四代, 就是滅夏而得天下的成湯。所以契一向被奉為姓商的始祖。據傳早在契被封于商之時,就已經出現了商姓。根據《遺子先生文集》記載:“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一種說法,根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商湯被滅于周,後世子孫就以故國號為氏,世稱商氏。故商氏後人奉子契為商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 商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姓源自相傳黃帝的重孫以地名命姓。出自子姓,以國名命姓。上古帝堯繼位後,封他的兄弟契(姓子)于商邑(今河 南省商丘),後來建立了商國。商國傳了十四代君主,到了成湯當商王時,滅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傳到商紂王時,有個忠臣叫商容,他就是第一個以商朝國名 為姓的人。周武王滅商後,商容和商朝王族子孫以 商 為姓,稱商姓。出自姬姓。戰國時衛國公孫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國變法圖強,被封于商(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所以稱為商鞅。他的後代以封邑命姓,稱商姓。福建省的商姓祖上河南省固始人,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居福州東郊鼓山下橫嶼。傳至宋慶歷年間,商玄胤“相地”至福清,看中石竹山東南(今東張鎮)一片“風水寶地”,便在那裏定居,後裔人才輩出。商姓望出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今河南省中部上蔡縣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三、歷史名人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縣西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2、堂號
商姓的主要堂號有:“追遠堂”、“半野堂”等。
限2000字,請自行連結。
商朝
商朝六百多年間曾五次遷都,五個都城中的四個都在河南境內。目前在河南的偃師市、鄭州市、安陽市都發現了王都規模的遺址,在信陽市、溫縣、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存。
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商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於商,開始興起。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時,已經成為以毫為都城的強大方國。在伊尹的輔佐下,成湯首先爭取眾多方國的支持,征討不歸順的方國,最後興兵伐夏,鳴條一站,夏桀兵敗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商 湯用武力消滅腐朽、暴虐的夏王朝,建立新的統治,是歷史的進步。新建立的商王朝,雖然在社會型態上與夏王朝並無區別,但是他的誕生,畢竟給古代社會內部注 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階級社會的機制。所以古書對商湯伐桀滅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
商朝共三十主、十七世。由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商的繼統法,是採兄終弟及制,無弟然後傳子。商湯 的孫子「太甲」在位時無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攝政。三年,太甲悔過,又迎歸復位、勤儉愛民、諸侯親附,社會安定,被稱為守成之主太宗。此後,一直到第 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鞏固和發展的時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時,曾發生過有諸侯不朝的情況,太戊繼位,在「伊陟(音「智」zhiˋ)」和「巫咸」的 輔佐之下,殷道復興,諸侯歸附,太戊被稱為中宗。
從 第十位天子「仲丁」開始,商王室出現混亂。其後五代九王,多次發生廢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權力鬥爭,並且多次遷都。先是帝 「河亶(音「膽」danˇ)」遷都於「相」,然後是帝「祖乙」遷都於「邢」。「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 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將都城由邢邑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關心百姓,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 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鄉間長大,了解民間疾苦和稼檣艱難。他從奴隸中慧眼提拔「傅說」為相,任人唯賢,大力改革政 治,使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並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大規模地對荊、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勢力遠及四方,發展到鼎盛。
自 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後,社會矛盾加劇,殷王朝逐漸出現衰亂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無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為射天。後來他在河間打獵時,遭 電擊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紂」時,王權與貴族權勢的鬥爭發展到了鼎點。紂王自持聰明,剛愎自用,文過飾非,淫虐無比,奢侈無度,醉生夢死,以酒為池,懸肉 為林,作長夜之飲。紂王設炮烙之刑,大肆殘殺王公貴族。濫施酷刑,加重聚斂,使得諸侯、貴族和小民都相與反叛。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週邊部 族用兵,平定東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西方的周人乘機發展起來,終於滅掉了殷商。大禹治水的故事
據古文記載,大約在四五千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當時正處於原
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極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難。面對到處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們只得
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推舉了鯀去
完成這個任務。由於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圍截的方法,治水9年,勞民傷財,
不但沒有治住,反而越來越大。堯死後,大家推舉舜當了部落聯盟的首領。舜巡視治水
情況,看到解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將鯀治罪,處死在羽山。部落聯盟又推
舉鯀的兒子禹。禹是個精明能幹、大公無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
一個姑娘結婚,意志堅強的大禹,看到群眾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負的重大任務,
便毅然決然地告別妻子,來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請來了過去治水的長者和曾同他父親鯀一道治過水害的人,總結過去失敗的原
因,尋找根治洪水的辦法。有人認為:「洪水氾濫是因為來勢很猛,流不出去。」有人
建議:
「看樣子,水是往低處流的。只要我們弄清楚地勢的高低,順著水流的方向,開挖
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辦了。」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啟發,他經過實地考察,制定了
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繼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改鯀過去「堵塞」的辦法
為「疏導」來根治水患。
為了便於治水,大禹還把整個地域劃分為九個大州,即冀、兗、青、徐、揚、荊、
豫、梁、雍等州。從此,一場規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開了。
大禹親自率領20多萬治水群眾,浩浩蕩蕩地全面展開了疏導洪水的艱苦卓絕勞動。
大禹除了指揮外,還親自參加勞動,為群眾做出了榜樣。他手握木鍤(形狀近似於今天
的鐵釽),櫛風沐雨,廢寢忘餐,夜以繼日,不辭勞苦。由於辛勤工作,他手上長滿老
繭,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長期泡在水中,腳指甲也脫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
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這時他的妻子剛剛生下兒子沒幾天,恰好從家裡傳來嬰兒哇哇的
哭聲,他怕延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路過家門,抱在妻子懷裡的兒子已經會叫爸爸
了,但工程正是緊張的時候,他還是沒有進去;第三次過家門,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
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治水工作還是很忙,又匆忙
離開,沒進家門。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在大禹領導下,廣大群眾經過10多年的艱苦勞動,終於疏通了9條大河,使洪水沿
著新開的河道,服服貼貼地流入大海。他們又回過頭來,繼續疏通各地的支流溝洫,排
除原野上的積水深潭,讓它流入支流。從而制服了災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
在治水的同時,大禹和治水大軍還大力幫助老百姓重建家園,修整土地,恢復生產,使
大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對於大禹的功績,廣大人民歌頌他,感謝他,懷念他,當
時人們把整個中國叫「禹域」(意為大禹治理過的地方)。
相傳黃河上游的龍門山上的禹門口(今陝西韓城與西河津之間),為大禹所鑿。龍
門山口,口寬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騰咆嘯,聲如巨雷。集中在龍門水下的大鯉魚為
急流所迫,隨之而下,向下不斷跳躍,即民間流傳的吉祥之兆——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東南5公里的黃河岸邊的神柏峪,相傳是大禹勘察水情、並在河
邊的柏樹上拴馬歇腳的地方。後人在此處河邊修建了一座禹王廟,以示紀念。
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下,人們還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紀念他的豐功
偉績。
大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夏朝。我國的歷史從此時起,進入了階級社會,時
間約在公元前21世紀。
大禹治水
據《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涂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傳說,古時候這裡洪水滔天,吞沒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來到嵩山後,決定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的轘轅山打開一條疏洪瀉流的通道。那時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為了支援丈夫治水,也來到嵩山,每天給大禹縫衣做飯。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對涂山氏說:"你聽見我的擊鼓聲,就來送飯。"說完,就去治水了。涂山氏準備好飯食,單等著鼓聲傳來。
大禹為了儘快鑿開山間通道,就變了一隻大熊,在山間來來往往,開山鑿石,忙碌不停,連飯都忘了吃。誰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塊石頭踢落崖下,恰好擊在鼓上,涂山氏聽到鼓聲,急忙把準備好的飯食送到轘轅山下。可是她東張西望卻不見丈夫的蹤影,只見一隻大熊在山間跳躍治水。她心中一驚,羞慚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陣,涂山氏跑不動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見此情景,大呼:"還我孩子!"只聽一聲巨響,石破北方,一個男孩出生了。這個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啟。石破生啟的巨石高約10米,圍長43米,人稱"啟母石"。所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就是指的這個地方。
由於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為夏伯,後建都陽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後,漢代為表彰啟的母親涂山氏支援丈夫治水的功績,便在中嶽嵩山72峰中的萬歲峰下,建了一座"啟母廟",並立下《啟母闕》。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紀元2月13日訊】在中國大陸,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蹟和傳聞。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和人們的思念。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中國是堯、舜相繼掌權的傳說時代。那時,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載就要鬧一次水災。
部落聯盟首領堯,為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共商治水大事。大家公推禹的父親鯀(gun滾)去辦理。堯不贊成,說:「他很任性,可能辦不成大事。」但是,首領們堅持讓鯀去試一試。按照當時部落的習慣,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與大家意見不相符,首領要聽從大家的意見。堯只好採納大家的建議,讓鯀去治水。
鯀到治水的地方以後,沿用了「水來土擋」的辦法。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搞了個像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由於洪水兇猛,不斷衝擊土牆,結果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堯做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親自巡視治水情況。他見鯀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把鯀辦罪,處死在羽山。隨後,他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大禹領命之後,帶領契、棄等人和徒眾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為記號,便於治水時作參考。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據說有一次他們走到山東的一條河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山洪暴發了。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沒了、失蹤了。大禹的徒眾受了驚駭,因此後來有人就把這條河叫徒駭河(在今山東禹城和聊城縣一帶)。
考察完畢,大禹對各種水情作了認真研究,最後決定用疏導的辦法來治理水患。大禹親自率領徒眾和百姓治水。他們一心撲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飯,風裡來雨裡去,紮紮實實地勞動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貪黑,兢兢業業,從不懈怠。
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獲得了成功。原來,黃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陸地和湖澤。他們把這些大小湖澤與大小支流連結起來,洪水就能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了。
據考證,當時大禹治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大禹指揮人們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他公而忘私,據說大禹幾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他路過家門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勸他進去看一看,照顧一下,他怕影響治水,沒有進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見了父親,非常高興,要大禹到家裏看一看,他還是沒有進去。他把整個身心都用在開山挖河的事業中了。
治水成功之後,大禹來到茅山(今浙江紹興城郊),召集諸侯,計功行賞,還組織人們利用水土去發展農業生產。他叫伯益把稻種發給群眾,讓他們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水稻;又叫後稷(ji)教大家種植不同品種的作物;還在湖泊中養殖魚類、鵝鴨,種植蒲草,水害變成了水利。伯益又改進了鑿井技術,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到處出現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裡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
山海經(二十四)大禹治水
山海經(二十四)大禹治水
圖:大禹
新生的禹挺立在天地之間,他的光芒照亮了三界,他身上散發出一種奇異的力量,比元氣更充沛,比罡氣更猛烈,比劍氣更銳利,比正氣更剛硬。那高高端坐在天國禦座上的天帝,也被禹的力量所震撼,主動任命他爲治理洪水的總指揮。
禹效仿曾祖父黃帝,在會稽山會合天下神祗。巨人防風氏遲到,禹責怪他不遵守號令,立斬不赦。防風氏身材巨大,受戮後一節骨頭就裝滿了整輛車子,禹的威權和神力可想而知。
圖:防風氏
禹率領衆神向人面、蛇身、赤發的共工二世開戰。共工二世從西方掀騰起洪峰,淹沒了整個中原大地。禹運大神通,飛擲開山神斧,劈開群山,使滔滔洪水從山谷間奔涌直下。共工二世力怯失勢,逃回北方封國。禹一路追踪,在昆侖之北與共工二世的部將相繇狹路相逢。
圖:禹劈開群山
相繇是一條九頭巨蛇,人首而蟒身。它貪暴無饜,常常同時張開九張大嘴,吞盡九座大山的動物,啃光九座大山的植被,使林茂草豐的山嶺化作寸草不生的荒丘,造 成水上流失;無論何地,被它伸頭一抵、張口一吐,即成一片澤溪,澤溪裏的水又苦又辣,人飲用了會喪命,禽獸蛇蟲也不敢靠近。
圖:相繇
禹運斧如風,頃刻斬落相繇的九顆頭顱,從相繇的斷頸內,九股污血噴誦而出,漫延成血的沼澤,腥臭沖天,五穀不生。禹用泥土來填塞這片血沼,誰知填塞三次,塌陷三次。禹索性把這地方挖掘成一個大池塘,用挖起的泥壘成土墩,替五方之帝修築了五座祭台。
趕跑了共工二世,誅殺了九頭蛇相繇,降伏了人臉虎軀、八首八尾八脚的水怪天昊及各路河妖洪魔以後,禹按照山川形勢,運用堵塞與疏導相結合的方法,領導人民 抵禦洪水,重建家園。爲了徹底解除洪澇威脅,禹親自端土筐,揮撅頭,開掘了三百條大河,三千條支流,不計其數的小溝渠,以溝通四夷九州、五湖四海。
洪水平息,大功告成,禹想測量一下大地的面積。他命令手下神將太章、竪亥一個從東極一步一步量到西極,一個從南極一步一步量到北極,量得的長度都是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禹平治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黎民百姓感謝他,各國首腦敬佩他,這時侯,堯早已逝世,舜也已老邁,大家都擁戴禹繼承帝位。舜對禹說:“完成治水大業是 你的大功,謙虛、勤奮、節儉是你的大德。我褒揚你的大德,贊美你的大功,帝位相繼相承的次序應在你身上,你終當晋升爲帝。”舜向各國首腦和人民宣告,由禹 攝行天子之政。
舜不顧年老體弱,堅持赴各地巡視,不幸中途病逝于南方的蒼梧之野。噩耗傳來,百姓如喪父母,他的夫人娥皇、女英更是肝腸寸斷。她們急忙坐車乘船。赴南方奔喪,一路上珠泪滾滾,抛灑在竹林間,竹子上沾滿了斑斑淚痕,認此,南方就有了斑竹,也叫湘妃竹。
娥皇、女英行船至湘水,風波陡起,雙雙溺水而亡,魂魄化爲神,人稱湘君、湘夫人。舜的尸首由當地百姓用瓦棺裝撿,埋彜在蒼梧九嶷山的南坡。
圖:湘君、湘夫人
大禹生平簡介
早期生活
以黃帝軒轅氏到禹,共五世:禹的父親鯀 ,鯀的父親叫顓頊,顓頊的父親叫昌意。禹的父親鯀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母親為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即中岳嵩山)。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
處理洪水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八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帝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帝夏禹王之子啟是夏朝的繼位天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間,禹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名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與塗山氏女嬌有兩個兒子啟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傳遍各地、人們聽了都深受感動,更增強治水信心。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即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諸侯的擁戴下,五十三歲的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啟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影響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帝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中國皇室歷史沿革發展。
大禹起源
分別有西戎說和東夷說。隨著一些考古活動如喇家遺址的發現,西戎說漸佔上風。實則,禹的父親鯀已為堯臣,故為文明中原之人,而戎夷之說實屬不合事理之談。
疑古風氣
* 近代疑古之風一度盛行,有個別學者質疑是否存在禹這個人。顧頡剛更考證出禹是一條蟲,這種論調在當時受到史學傢柳翼謀等人的指誤。
* 西方啟蒙運動時期,由於與中國已有了通過傳教士等方面的交往,西方學界一度曾將大禹治水的事跡跟諾亞方舟時期的世界性大洪水聯繫起來,並得出跟西方基督教《聖經》故事不同的研究結論,這種疑古的做法間接動搖了基督教教會的神權基礎。
* 中國歷史學者紀連海於電視台上宣稱「三過家門不入」的大禹因與女子瑤姬在治水過程中相戀。紀連海認為,瑤姬將傳說中寫有治水妙法的「紅寶書(丹玉之書)」作為定情物獻給大禹,以確認大禹是在當時的「走婚」(即丈夫不需與妻子共居)習俗下,已成為她的丈夫。而大禹則編造出「巫山神女瑤姬」協助自己治水的故事以矇騙故鄉的髮妻,因此羞於面對妻子,故曾三過家門不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長謝興鵬痛斥此為無稽之談,其表示瑤姬為傳說中王母娘娘的女兒,屬於「神」,故無法與身為「人類」的大禹相戀。謝興鵬並要求立即停播該集節目。這種隨意編造故事、嘩眾沽名之風,只因辱沒了華夏先聖,才受到輿論的譴責,也可見此時文風、學風之浮躁不正。
盤古開天闢地
天地是怎樣開闢的?宇宙的起源是什麼?這是一個從古到今都引發無限遐想的問題。中國的先民是如何猜想的呢?
他們創作了一個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據說,宇宙本來是一團混沌,好像一個大雞蛋。我們的老祖宗盤古就孕育在其中。過了一萬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盤古睜開了 眼睛,周圍一片漆黑,潮濕的、渾濁的氣流令他憋悶,他掙扎著要把這個混沌世界撕開。在他一番拳打腳踢之下,這原始的氣團開始破裂,輕而清的氣流向上升,變 成了天,重而濕的氣流往下沉,變成了地。天與地分開之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攏,就用頭頂著天,腳踏著地,站在天與地之間。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 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長高一丈。如此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變得很厚了,盤古的身子也長得極長了。有多長呢?據說有九萬里那麼長。也就是說, 天與地之間有九萬里的距離了。
女媧煉石補天
女媧造人之後,過了許多年平靜快樂的日子。不料有一天災難突然降臨。只聽得一聲巨響,支撐天空的大柱子折斷了,半邊天幕垮塌下來,天上還露出了一個個嚇人的大窟窿。大地也裂開了一道道深溝。森林和草原都在燃燒著不熄的大火,洪水也從地底下奔湧而出,四處泛濫。猛獸吞食著善良的人們,凶禽抓捕著老弱婦孺。
女媧看到人類在受難,她的心在流血。她決心拯救人類。她先到大江大河裏揀選了許多五色的石子,架起火來將它們燒成糊狀,然後用這些石漿去修補天空中的窟窿。她又殺死了一隻大烏龜,斬下它的四隻腳作為柱子用來撐住天的四方。其後女媧又到中原去收拾那條為害已久的黑龍,趕走各種惡禽猛獸。然後她收集森林燃燒後留下的灰燼,堆積成堤壩,管束住滔天的洪水。女媧把災禍平息了,人類又過上了安定快樂的生活。
女媧創造人類
女媧不停地捏呀捏,終於覺得太累也太麻煩了,她找來了一些草,編成一根根繩子,放在泥漿裏一拖就是一個,工作進度快多了。大地上不久就佈滿了人類的蹤跡。
但女媧做出來的是人不是神,人是會死的。為了人類不會滅絕,女媧想出了婚配的辦法,讓人類自己創造自己的後代。
黃帝與炎帝
共工怒觸不周山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夸父逐日
有一天,夸父忽發奇想,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甚至把太陽逮住。說幹就幹,他邁開長腿,朝著正向西方傾斜的太陽奔去,一瞬間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禺穀。當夸父逼近太陽的時候,突然感到口渴極了,就趕忙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兩條河都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澤裏的水。大澤又叫"瀚海",十分寬廣,水倒是夠他喝的,可是他還沒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樹林,這延綿千里的桃樹林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清涼隱蔽之所。
后羿射日
羿來到原野上,輕舒猿臂,彎弓搭箭,對著天上的十個太陽,一連發出了九枝流星一般的利箭。只聽得颼颼的風聲,箭箭中的,九個太陽紛紛墜地,天地間頓時清涼下來。羿十分高興,正想鏟滅最後一個太陽,只見匆匆趕來的帝堯急忙向他擺手,堯說:"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留下一個吧!"羿恍然大悟,收回了弓箭。地上萬民感謝羿的巨大功德,但是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羿殺死了九個,也得罪了天帝,所以他只好留在人間了。
伯鯀息壤治水
鯀的屍體躺在羽山上,三年不腐。他的腹中正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將完成父親未竟之志。
大禹治水之民間神話
大禹治水
大禹,約生於公元前2297年6月6日,卒於公元前2198年8月,享年100歲。大禹是黃帝的玄孫,姓姒,名文命。大禹的父親叫鯀。
相傳四千多年前,水神發了怒,把天撞了個大洞,天河裡的水直瀉而下,把大地吞沒了,到處是汪洋。於是,鯀--大禹的父親被舜王叫去治水。
鯀上天偷了一袋“息壤”。這息壤是神土,見風就增長。鯀十分高興,治水時,他就取出一點息壤,放在水上,然後讓風吹,息壤就變成一條一條的堤壩。鯀想用築堤的辦法來減少洪火的衝擊。可是,他想錯了,水少可以用土堵一堵,可那樣洶湧的洪水,光用土是擋不住的。所以堤壩最後總是被沖垮,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鯀由於只相信築堤壩堵水,結果沒有把洪水治好,被舜處死了。
後來,禹長大了,他看到洪水滔天,民不聊生,決心治好洪水。大禹為治水穿山越嶺,腳趾甲都磨光了,一直到三十歲還沒有結婚。大禹愛上的一位塗山姑娘一直等待著他,終於等到大禹來迎娶,但婚後才四天,大禹又去治水了。《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在民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是婦孺皆知,而大禹成婚的那四天至今仍是江淮一帶嫁娶的好日子。
大禹有神力,疏導黃河時,為防止河水倒流,大禹用神力把龍門山辟為兩半讓水流過,於是就有了龍門,“鯉魚跳龍門”說的就是這裡。
巫山神女相助
大禹治水來到巫山,這巫山綿延八百里,岩石堅硬異常,更有狂風驟起,刮得天昏地暗,山崖震動,江濤像山峰一樣矗立起來,鑿山的民工有許多喪命於狂風駭浪之中,幾個月來,無法鑿開那堅硬似鐵的岩石,大禹甚為發愁。
西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瑤姬,心地善良,喜歡遊玩。有一天,她帶著侍女和一幫侍臣從東海遨游回來,駕著彩雲輕飄飄地從巫山經過。大禹見到瑤姬,連忙對空致意,請求瑤姬幫忙。瑤姬既憐遭受洪水災害的人們,又敬佩大禹為民治水的精神,慨然答應。她告訴大禹:要打通巫山,須用火燒。又派出神將狂章、虞余、黃魔、大翳去幫助大禹治水。
大禹非常感激瑤姬的指點,率眾百姓在巫山兩頭放起火來,瑤姬和神將也施展本領,或用電轟,或用雷霹。經過七七四十九個日夜,堅硬的岩石漸漸變軟起來,施工的人們很快就打通了巫山八百里,讓洪水從巴蜀境內流出來,直向大海奔去。
治理後的巫山成為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瑤姬也因在打通三峽時耗盡了神力,回不到天上,只能留在人間。她天天站在高崖上凝神眺望,看到三峽風險浪急,許多行船在風浪中沉沒,她就派遣了幾千隻水鳥,輪番在峽谷中飛行,擔任行船的導航,引導人們安全地從峽谷中通過。
瑤姬長久地站在高崖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漸漸地化為巫山的一座山峰,後人稱之為“神女峰”。而陪伴她的侍女們,也化成大大小小的峰巒,永遠陪伴著瑤姬,這就是巫山十二峰。
讓人敬重的“禪讓”
由於大禹仁愛寬厚,以百姓疾苦為先,深受人們的愛戴。舜也十分信任大禹,便封他於夏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大禹州市。大禹成為“夏禹國”的國君,所以大禹也叫夏大禹。
大禹為人有功不居、仁厚可靠,雖然只是一個國君,卻很受舜的信任,每有要事都要請他去商量。
舜沒有把帝王之位傳給自己的子孫,而是於公元前2208年禪讓給賢能的大禹。開明、仁德的“禪讓”令現代人望塵莫及。現代中國不僅一黨制和任人唯親,還耗費巨資搶官當。而中國古人的以德治國卻為後人千古傳頌。
夏朝之科學發展
《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
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
夏之經濟文化
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
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
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
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
夏朝之政治
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御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
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
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
夏朝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
夏禹治水有功,被禪位為天子,成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後,都於陽翟(音「敵」,今河南禹縣),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他一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定貢賦的制度。
九黎,三苗的侵擾,是遠古時代的嚴重編患。「少昊」、「顓頊」的時候,黎、苗繼作亂,堯、舜曾征討,至大禹時代才將之平服。從此,長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這是遠古對抗南方部族的一長期的艱苦戰爭。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王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的傳子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這是一種政治上的進步。
夏啟即位後,很能繼承大禹的事業,可惜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無能,被一位諸侯首領、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濁」zhuoˊ)」所殺,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音「民」minˊ)」正在懷孕,逃奔到「有仍」(今山東濟零縣),生「少康」。「少康」長大後,就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時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併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當時已經能冶鍊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曆和干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孔甲」再三傳到「履癸」(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終於被「商湯」所滅。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
黃河之源頭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余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製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併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涌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黃河文明為畜牧之發端
上古黃河文明的開端,始於女娃開天闢地的傳說,然後始有三皇、五帝而後進入各朝代。
所謂的三皇,即燧人氏、神農氏與伏羲氏,傳說中,
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有巢氏構木為巢,以避禽獸蟲蛇之害;伏羲氏作結繩而為罔罟,用來打魚田獵;神農氏斲木為耜,揉木為耒,教民稼穡。
就中國文明而言,伏羲氏為畜牧的鼻祖。這些傳說中的古帝王,是否真有其人,不必多作追究,但是傳說所反映的,是先民歷史社會發展的幾個不同階段,從懂得用火,到建築屋舍,乃至於漁獵、農耕兩種不同生產方式的變遷。
黃河之歷史地位
攜帶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相當於堆成1米見方的土堤繞地球27圈。每年淤積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億噸,使黃河成爲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懸河”。黃河中游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年變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黃河下游河床善淤,善決,善徒。從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下游決溢1590次,改道26次。
黃河沿途流經的主要河段和名勝有:
充滿活力的上游河段--這一河段號稱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川峽相間,河床比降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規劃利用落差超過1200米,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
溫柔纏綿的甯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産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産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陝晉峽谷,黃河在這裏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河段。在這一河段有以下兩個著名的地方:
壺口瀑布--黃河在這裏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過來,咆哮而去,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龍門-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於此。這裏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鬥不息。這裏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在古老的黃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壯麗輝煌的劇目,回報母親河的養育之恩。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爲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西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佈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每年中華民族都要在陝西橋山的黃帝陵祭祖,每年無數的人們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尋根。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象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黃河文明的傳承
西侯度文化中用動物骨角製造工具和用火的資料,不僅在黃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國內其他地區和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於山西芮城西侯度發現的,距今150萬年~180萬年,為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文化。
藍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陝西藍田公王嶺與陳家窩發現,其中公王嶺猿人距今100萬年~115萬年,陳家窩猿人距今50萬年~59萬年。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於陝西大荔甜水溝發現,距近30萬年~50萬年,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於山西省襄汾縣汾河東岸丁村發現,距今7萬年~9萬年,屬於舊石器中期文化,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發現,距今3萬年左右,為晚期智人。
——現代人是由新人直接進化而來的,分為4個階段:
細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黃土高原多處發現該時代文化遺址,如陝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發現地點及所代表的發展階段劃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稱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中期稱龍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晚期稱二里頭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為夏代文化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部滻河東岸半坡村,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仰韶文化的一種早期類型,距今約6000年。遺址總面積約5 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設紡織城時發現,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獲得了豐富的文化遺存。
青銅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劃分為三期:早期為二里崗文化,即鄭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陽小屯村文化,大致為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為岐山文化,即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都城文化遺址。
鐵器文化
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鄭倉城發現的春秋鑄鐵遺址,在河南衛輝市固圍村發現的戰國墓葬遺址,在西安周圍發現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遺址等。
中石器時代,是連結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過渡階段或中間環節。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在陝西大荔縣的沙苑地區發現15處遺留有打製的石片和石器的地點,共採集到3000餘件標本。根據這些石器的特點,認為它們是中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從而將其命名為我國的第一個中石器時代文化——沙苑文化。
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發展的中心。中石器時代的特徵是:社會經濟生活以漁獵和採集為主,屬於自然經濟,還沒有出現農業。在中石器時代,細石器的普遍使用促進了狩獵和採集經濟的發展。數十年來,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大量以細石器為主的文化遺存,不僅有可能填補我國新舊兩大石器時代之間的缺環,而且還顯示出我國中石器時代細石器工藝最發達的地區就是黃河流域。有的考古學家認為,正是在華北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以細工藝傳統為代表的中石器時代文化,其後,才在黃河流域發展成為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此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發展的中心。
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最核心的部分,是中華文明最濃縮的體現。王老道,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周,漢唐盛世,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政治、文化中心都在黃河流域。因而說黃河文明幾乎是中華文明的同意語,但它又跟中華文明不完全一樣,它應該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是濃縮的部分。
黃河流域介紹
黃河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勢、氣候等環境特徵。上游規劃自源頭至內蒙古的河口鎮,高程由海拔4,500 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積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之半。自甘肅省蘭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東,流域內地勢崎嶇,平地稀少,每年雨量處於 300-600毫米之間。雖然雨量並不豐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為黃河水資源主要供應區。自蘭州以下,河道轉往北方,進入沙漠地區,雨量略減,流域面積也小,但途經青銅峽(寧夏)灌區和巴盟黃河(河套)灌區,這兩地區的用水量極大。以黃河平均年流量581億立方米計算,上游自蘭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為323億立方米,而採用量不過是18億立方米,可是自蘭州至河口鎮地段,流入量為6億立方米,而採用量占103立方米,是為黃河得益最大地區,也是從水資源考慮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黃河中游設於河口鎮至河南省的花園口之間,流域面積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經黃土高原,流域氣候乾旱,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為黃河流域的主要產沙區,每年產沙十多億噸,詳細情況下面再敘。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為汾河與渭河,兩流域的氣候與雨量都算優惠,自古以來農業發達,人口稠密文明昌盛,為古代中華文化與經濟的發源地,贏得“中華文化搖籃”之稱。
中游地區每年流入黃河水量有247億立方米,而採用量不過是62億立方米,該是“供超於求”的水資源區,但是它是產沙區,流入黃河泥沙很多,大部分水資源浪費于輸沙出海的負擔上。估計每年輸沙用水需要200-240億立方米,是目前黃河年出海流量323億立方米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占地極小,只擁有兩岸大堤以內的灘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兩旁地區人口密集,農業發達,對河水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年流入量為21億立方米,而採用量達88億立方米。隨著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對水源供應的要求不斷增加,黃河水資源不勝負擔,如用水方法不作有效調整,預測在2000年黃河流域將每年缺水160億立方米。
黃河下游水患頻繁,近兩百年來,破壞巨大的洪水災害就有三次。1843 年黃河遇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于開封地段決堤,黃河因此改道,由以往從泰山南路出海河道(所謂“明清故道”)改從泰山北路入渤海灣,成為現有河道。之後於1933年,大堤延線54處出險,淹沒田地11,000平方公里,使三百多萬人流離失所。兩年後,大堤又於山東決口,淹沒田地12,000平方公里,受難災民又達三百萬人。
決堤災難
今世紀黃河下游的最大洪峰出現於1958 年(為60年一遇洪水級),事後雖然兩岸大堤安然無恙,但是大堤以內的灘地淹沒面積很廣,損失頗大。之後,在北金堤和東平湖兩地建成分洪區,以防再次洪水侵襲。可是自六十年代以來,黃河流量偏低,幸運地渡過數次洪峰期,只是有警但無險,漸漸人們對洪水的警惕性消減,又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黃河水資源短缺的壓力突出,把治河重點引渡至開發水資源上,而減少對防洪措施的投入。
黃河下游在近十餘年枯水期間,因河道乾涸,河水輸沙力弱,河床淤積現象不斷加劇,為以後洪水期埋下隱患。近年來雖然每年洪峰流量不大,但水位之高,年年創新記錄,表明下游泄洪能力已不如往年。在六十年代建成的三門峽水庫,現已淤滿,不能承擔防洪作用,於是目前又在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地點再建大壩,以此保証近二、三十年內下游兩岸廣大地區的安全。但這項工程雖然耗費極大,也只能為下游爭取二十餘年的安瀾局面,不能改變黃河危害的根本問題。
黃河流域(包括下游兩岸)的人口集中於中游和下游地段,估計於2000 年,流域人口將由八十年代的1.26億人增至1.46億人。如果人均每年糧食需求量為400公斤,每年糧食供應將超過5800萬噸,糧食的供應和分配將為今後政策的主要考慮。目前投入農業的勞動力有4400萬人,占總勞動力的80%,男女各半,但估計30-40%的勞動力是未得充分利用的。
農村貧困是個普遍現象。雖然下游各地農產最佳,但平均人產糧食不過是每年400 公斤,只能滿足自給需求量﹔中、上游地段就降低至300公斤,所以黃河流域長期來需要輸入糧食,處於受政府救濟的區域。比如說,近年來國家每年對西北地區調入救濟糧食250萬噸,相當於進口糧食的四分之一,為數極大。西北地區站在一個生產落後的位置上,在經濟開發上也就不能得到它應有的重視。在這裏我們提出一些方案是以低投資的方法來觸發地區的經濟潛力,改變黃河流域的落後面貌。
少康中興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奠基於王位由父子相承的制度上。這個制度的優點是繼承者角色明確,政權易於穩定;但是,賢明父親未必有賢明的兒子,不肖的繼承者往往會為帝國及整個王族帶來極大的危機。很不幸地,夏朝才開國不久,這種危機就很快地浮出檯面。
啟死後,由兒子太康繼位,太康是一位不適任的君主,成天只知打獵享樂,不理政事,大臣們及老百姓都非常失望。有窮國的諸侯后羿,是東方諸侯的領袖,懷著襲奪天下的野心,於是趁著這個時機,攻佔了夏朝的都城安邑,驅走太康,取得了政權。后羿是上古時代一位了不起的英雄,雖然個性粗暴,武藝卻非常高強,尤其箭法冠絕天下,特別喜好打獵,卻不能知人善任,缺乏政治的敏感能力。他的寵臣寒浞,是個詭計多端的人,善長逢迎,很得信賴,於是后羿事無大小都交給寒浞處理。事實上,寒浞野心也很大,一心想篡奪王位,於是千方百計買通后羿的家奴,謀殺了后羿。
當后羿叛變時,太康原先還期望諸侯能出兵幫助,想不到事到臨頭,諸侯竟都按兵不動;太康大失所望,眼看返回都城是沒有希望了,只得逃到河南,由於懷抱著失國的悲痛,難以忍受流浪的辛苦,不久抑鬱而終。太康的弟弟仲康繼承王位,寒浞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派兵追殺,仲康死,仲康的兒子相輾轉逃亡到帝邱(今河南濮陽縣)。寒浞早已抱定斬草除根的決心,絕不容許夏朝的王室後裔存在,又派人謀害相。相妻名緡,是有仍國諸侯的女兒,懷著遺腹子,輕裝便服夾在逃亡的難民群中,經歷千辛萬苦,終於逃回了娘家,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中,得到母親和舅舅們的撫養,漸漸長大了,也知道父親、祖父的遭遇,便立志報仇雪恥,恢復夏朝的王業。可是寒浞也得到了訊息,知道少康就是相的兒子,立即帶領大軍攻打有仍國。少康逃到有虞國,有虞國的諸侯伯思是舜的後裔,非常欣賞少康,把女兒嫁給他,把土地給了他,決心幫助少康復國。伯思贈送少康的這塊土地叫做綸邑(今河南虞城縣東南),僅僅「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一成是指方圓十里的田地,一旅是指五百個壯丁。少康以綸邑做基地,一方面整軍經武,安撫百姓,儲備糧食,默察天下大勢,研究攻防戰略;另方面聯絡各地族眾,分頭招募忠貞志士,組織義軍並加強訓練。
長期的養尊處優,寒浞缺乏憂患意識,只知橫徵暴歛,為所欲為,弄得全國民眾怨聲載道。這時夏朝舊臣,紛紛投效少康,希望恢復故國;老百姓也渴望少康早日起兵,以拯救他們的苦難。少康手下的將領們更一致認為時機成熟了,應該在這個民心可用、士氣高昂的時節,打起夏朝的正統旗幟,討伐叛臣賊子。
少康在全體老百姓的期待下,向寒浞進軍,果然義師一起,天下人心歸向;義師所到之處,老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寒浞的政權,就在眾叛親離,爭投義師的情況下,迅速土崩瓦解;於是僭竊五十餘年的暴虐統治,終於宣告結束,夏朝的政權重新恢復,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少康中興」。
朝代一覽表
朝代 | 黃帝 | 唐堯 | 虞舜 | 夏 | 商 | ||
開國主 | 黃帝 | 帝堯 | 帝舜 | 禹 | 湯 | ||
亡國主 | | | | 桀履葵 | 紂王帝辛 | ||
建都 | 有熊 | 平陽 | 蒲阪 | 安邑 | 亳 | 殷 | |
今地 | 河南新鄭 | 山西臨汾 | 山西永濟 | 山西安邑 | 安徽 | 河南 | |
國祚 | 101 | 100 | 50 | 432 | 640 | ||
年代 | -2698 | -2333 | -2233 | -2183 | -1751~-1111 | ||
中興治世 | | | | 少康中興 | 盤庚中興 | ||
名相 | | | | | 伊尹、傅說 | ||
內亂 | 權臣 | | | | 有扈氏 后羿 | | |
外患與征伐 | 九黎、 | 三苗 | 三苗 | 平定三苗 | 鬼方、人方 |
河北唐縣發現唐堯奇石 有望成為第五大奇石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開發出了四大奇石,即靈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分別產于江蘇、安徽等地,而唐堯奇石的發現將有望成為第五大奇石。
朝代歷史
堯時發明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天之曆法,定節令以利農事;
舜時提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之教,奠立了中國之 倫常觀念與道德基礎。唐堯晚年(西元前二十二世紀之中葉),黃河氾濫成災,史稱「洪水時期」,中國工程師之鼻祖夏禹經十三年之艱苦奮鬥,終於疏濬九河,治 平水患。
禹之臣名棄者,實為一農業專家,教民開闢田園,從事農耕,遂在黃河兩岸建立農業國。並劃定疆域範圍,分全國為九州,設官司理,制訂田賦制度,課稅 以應國用,建軍以固國防。
夏代傳至夏桀,為中國歷史最早之暴君,逮其晚年(西元前十八世紀中葉),黃河東南方之「諸侯」商湯起而推翻之。夏朝計傳十七主, 凡四百二十二年為商所滅。
商代自從商湯建國後屢次遷都,國家時盛時衰。傳到第十九主盤庚時,遷都於「殷」,始告安定,故商朝又稱為殷朝。
殷朝從盤庚起再傳 七世十一主,而至紂王,窮兵黷武,暴虐無道,復作炮烙之刑,遂引起全國人民與諸侯之怨憤。其時渭水流域之諸侯姬發,聯合諸侯舉兵討伐,在殷都南方牧野地方 擊潰之,紂王自焚而死。
商朝計傳二十八主,凡六百四十年(西元前一七五一─前一一一一),為周所滅。
姬發即建立周朝,是為周武王,商湯伐桀與武王伐紂,均 為循民意以推翻暴政,史稱「湯武革命」。商殷青銅器盛行,至今猶可看到商代遺留之銅器,型制繁備,製作絕精。在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至民國十 七年(西元一九二八年)間,
中國考古學者曾在河南省安陽縣地下,發現「殷墟」,陸續掘出十萬片甲骨文字及許多殷朝遺物。由此類直接實物史料中,可證明殷朝 已完全進入農業社會,國家形態已進入封建制度,社會組織已有大家庭制度與宗法觀念。其文字在形狀上雖與現代中國文字不同,但已具有中國文字形、音之一切基 本條件。
夏人起自黃河流域中部,商人起自黃河流域東部,周人起自黃河流域西部,夏商周史稱「上古三代」,在此三代政權嬗遞中,表示三種不同區域部族之大結 合。